Chongli Zou: The Study of Combinatory Categorial Grammar
主讲人:邹崇理(中国社会科学院)
时间:2018年10月22日晚上19:00-21:00
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259室
讲座摘要:信息时代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的需求尤为突出,在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领域需要对自然语言进行句法和语义的自动机分析。上世纪50年代初机器翻译之父巴-希勒尔提出把自然语言的生成看作是计算的范畴语法思想。范畴语法具有两个现代版本——范畴类型逻辑CTL和组合范畴语法CCG,CTL主要关注范畴语法逻辑理论层面的问题;而CCG则面向范畴语法在计算机分析自然语言的实际应用,解决自然语言分析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基于CCG设计的关于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分析器极大地提高了机器分析的速度和效率。
通讯稿:
“组合范畴语法研究”讲座报道
2018年10月22日,在浙大西溪教学主楼259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逻辑所研究员、中国逻辑学会会长邹崇理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组合范畴语法研究”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我系黄华新教授主持,金立教授及二十余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参加了讲座。
讲座中,邹教授首先介绍了组合范畴语法CCG产生的背景,然后介绍了CCG的早期版本范畴语法CG的基本知识,并重点强调了CCG的三个特征,最后对接下来的研究做出了概括描述。讲座持续2个多小时,言简意赅,信息量大,密切结合当前的时代节拍,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时代性。
CG最早由上世纪50年代的巴希勒尔提出,它从计算的角度理解自然语言。CCG是CG的一个现代版本,它能使得计算机更好地处理自然语言。它主要有三个特征,词汇主义、实用主义、面向大规模真实文本。
研究自然语言的传统理论中,如蒙太古语法MG,重视语言的句法规则,不同的语言现象对应不同的句法规则。CCG关注的是词汇,可以赋予一个词条多个范畴。这使得CCG会拥有庞大的词库,对应的优点是它只需要较少的规则来完成词条之间的演算。庞大的词库和较少的规则使得CCG可以更好地面对真实文本,分析真实文本的逻辑结构。现有的CCG主要处理自然语言句法层面的问题,邹教授下一步设想是,构建句法与语义并行推演的CCG汉语树库,以及解决非连续的语义组合问题,等等。
最后,黄华新教授做出了精当的总结:我们不应该局限在自己狭小的研究范围内,应该要放宽视野,了解不同的学科领域,这样更有机会做出一些好的、跨学科的成果。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学习,既要学习新的理论,也要学习好的方法论,这样才能在研究道路上走得远。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结束了讲座。
文/吴宝祥 图/何娟